所谓高性价比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和维度之内,否则就是不讲理了。所以按照我们选车的一般要求,品牌,价格,配置是比较主要的条件。至于售后和耐用度这个是和品牌关联的次级内容,操控,舒适度又是千人千面各自感受不同的主管评价,谁也没法保证哪一款车一定如何如何靠谱,任何一款车网上几乎都能找到负面评价,所以本文就围绕着品牌,价格,配置这三个要件再加一个常见度,就是我作为摩托爱好者的日常见闻和业余摩托拍摄者的数量积累(拍摄踏板数量大概再6-7千台次左右)。
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,就是有些车型我在上海没有拍到过,所以就不做呈现了。
再者,性价比更加强调的是均衡,而不是各项全优,而大概率是产品自身各项条件的此消彼长。要排面,要便宜,要高配置,要耐用,要高级,什么都要,不现实。
另外需要说明的是,本文只是一个举例,而不是推荐。具体什么车型好,还是要看适合自己与否,也希望真实车友来评论,谈谈自己的感受。
当然以下都是我个人的看法,车友们觉得有本文没有提及的好车型欢迎评论区补充。
首先250级别其实大部分250及以上级别主打的不是动力,而应该是舒适性,高配置,越大越舒服,带东西带人越方便,也有空间搭载更多好的配置。当然价格普遍不低,所以以下几款,个人觉得是比较有性价比的。
这几款价格上肯定是有优势的,都是两万上下,无极250更是被誉为250刺客,价格打到了150的级别。光阳CT是同级别少见的平踏类型,日常实用,X7当年火了一阵,看外观都说丑,但价格一出都觉得香了,而且底盘很高,欧式踏板的风格很足。RT3主打长续航,油箱容量标称17L,传说续航500km。
125级别125级别主要定位还是日常代步,主打是一个便宜。但普遍配置较低,所以有些车友喜欢125的轻巧方便价格便宜,但又希望配置能高点。所以如鸿125,前后ABS价格和UY差不多。大阳VRS,水冷,还有ABS,甚至TCS可以选择。至于巧格,dio u+踏板常青树,品牌够硬,但价格相对来说算便宜的。uu是125中少数比较舒展的,而且是少数在日本国内也有同款同步销售的,
150级别这是目前踏板最卷的级别,其实非要说谁性价比高,确实有难度,所以选了这些价格相似都属于中间级别,特点各有不同的。除了新弯道,其它都是水冷,但弯道的品牌和弯道自己的口碑这个无需多言,价格也是一降再降,现在还是非常有性价比的。其它6款定位方向各不相同都是当今比较热门的,就不一一细说了。
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,欢迎车友们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