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庭的准确位置图片】
【图解中庭的位置】
【中庭穴】位于胸部,当前正中线上,平第5肋间,即胸剑结合部中点处。
【取穴方法】仰卧位,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与胸剑结合点部可触及一凹陷,平第5肋间。【快速取穴】仰卧位,先取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膻中穴,再向下量1.6寸处,即为本穴(图②)。《快速取穴彩色图解》仰卧或正坐位。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与剑突间(即为胸剑结合处)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。
《针灸大成》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。《中国针灸学》在前正中线上,平第五肋间,即胸剑结合部。【穴位解剖】有胸廓(乳房)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;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。【层次解剖】依次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胸肋辅状韧带、胸剑结合部。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廓(乳房)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。
【穴名解说】
【中庭穴】 Zhōng tíng(RN16),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任脉。【穴位含义】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层次。【名解】“中庭穴”,“中”,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。“庭”,庭院也。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。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,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,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,故名“中庭穴”。
【气血特征】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。【运行规律】散热后循任脉传于膻中穴。【功能作用】聚集任脉气血。
【中庭的作用与功效】
《针灸大成》主胸胁支满,噎塞,食饮不下,呕吐食出,小儿呕奶。【主治病症】胸腹胀满、食管炎、噎嗝、心痛、小儿吐乳、呕吐、食管狭窄等【作用功效】宽胸理气、疏膈利气、和胃降逆。【临床应用】现代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、呕吐、心痛、小儿吐乳。【穴位配伍】中庭穴配俞府穴、意舍穴治呕吐;中庭穴配中府穴,主治噎嗝,停食,食反,胸闷,有宽胸利膈,行气消积作用;中庭穴配俞府穴、意舍穴,主治呕吐,食不化有降气化食的作用。【文献摘要】《针灸聚英》:主胸胁之满,噎塞,食饮不下,吐食出。小儿吐奶。
【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】
《针灸大成》《铜人》灸五壮,针三分。《明堂》灸三壮。【疗法原则】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【针灸疗法】直刺中庭穴0.2~0.3寸,向下斜刺;或沿皮刺中庭穴0.3-0.5寸。【艾灸疗法】可灸,艾炷灸中庭穴3-5壮;或艾条灸中庭穴5-10分钟。
【按摩疗法】用拇指或者两掌重叠,放在中庭穴,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2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宜。治疗小儿吐乳的方法:婴幼儿吐乳,日久瘦弱。方法是艾条点燃后,一手持艾条,一手食指和中指分开,放在中庭穴两侧,距离中庭穴10cm左右或以食指,中指感觉不烫为好,艾灸5~10分钟。连续2~3天。
【穴位相关阅读】
【免责忠告】此文章图片和文字均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微信号:xulei3699;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,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。
微信扫一扫
经穴密码公众号:jingxuemima
公众号介绍:
“ 我是经穴密码”小秘,平时常见的小毛小病,困扰多年的难言之隐,我都可以教你不花1分钱用穴位的方法在家轻松搞定,穴位密码专注传播:权威、自助、准确的养生实践方法,欢迎您关注经穴密码官方微信公众号,随时随地掌握最新应季的穴位养生知识和专家指导视频!